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

在塑化劑(DEHP)的陰影下,『如何吃得安心?』,請參考專家所提出的建議

塑化劑,DEHP,排毒,亞硫酸鹽,Sulfite,糖精,Saccharine,反式脂肪,Trans Fat,膨鬆劑,Leavening Agents
塑化劑(DEHP)的風波日益擴大,受污染的食品項目也愈來愈多,讓消費者對「毒」從口入的現代生活惶惶不安、無所適從。

據專家指出,絕大部分DEHP及其代謝物會在24至48小時內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,人體殘留的塑化劑,多喝水即可排出。但很多消費者還是擔心到底是否真的如此?

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指出:
塑化劑DEHP的半衰期是12小時,表示12小時後剩50%、24小時後剩25%、36小時後剩12.5%,72小時後剩1.5%。但這種代謝速度建立在肝腎功能正常的健康人、喝足夠的水、排尿順利等前提下,如果因為體質或疾病因素,解毒功能不佳,且常常攝入塑化劑,就可能一直降不下來。

家醫科醫師袁政洪表示:
人體排毒主要靠功能健全的肝臟及腎臟,通常肝將體內毒物分解成無毒物質及有毒廢物,有毒廢物則以糞便排出,腎臟則是將有毒廢物以尿液排出。多喝水只是有助降低有毒廢物的濃度,肝、腎的排毒功能有賴肝腎的細胞功能。

養生專家提出:
現代加工食品的添加物、製作方式,常是食品毒素的來源,與其吃進去再求排毒之道,不如在食品下肚前遵守「二少二多去三毒」的排毒守則,即少加工、少食品添加物,多天然、多蔬果,以及去防腐劑、去色素和去香料,並配合多運動,大量排汗可排出人體毒素。

加工食品為維持色香味及鮮度,必須使用一些人工添加劑,這些添加劑其實不利某種體質或病況的人,若再加上製造過程添加劑量不當,長期食用也會造成健康負擔或傷害。

食品專家李少英指出:
女性消費者偏愛的蜜餞類食品,會添加可增色、防腐的亞硫酸鹽(Sulfite),亞硫酸鹽本身是一種致過敏物質,因此有過敏體質或氣喘病患者不宜吃。

美國政府因糖精(Saccharine)可能致癌,早已禁用,但不少進口食品產地仍允許使用糖精,消費者選購進口食品時,應注意標示。

存在於餅乾、膨化食品、油炸食品等的膨鬆劑(Leavening Agents),孩子吃多了往往出現喉嚨腫痛、舌頭長瘡以及口腔炎等「上火」症狀,膨鬆劑在體內累積過量,也會減低兒童免疫力,甚至可能致癌。

此外,許多有毒化學物質會以脂肪形式,在食物鏈穿梭,少吃動物性脂肪,如:奶油、牛肉、羊肉等肉類,可降低人體受環境荷爾蒙干擾的機會。

註冊營養師吳素希指出:
存在於奶油、薯條、烘烤食物、巧克力等食品中的反式脂肪(Trans Fat),雖使食品口感更鬆脆,但攝入過多,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和血液黏稠度,易導致血栓,還會誘發哮喘、糖尿病、過敏等疾病,對嬰幼兒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、中樞神經系統健康也有不利影響,這類成分加州已禁用。

以上內容係摘錄自「加拿大世界日報,Jun.01, 2011的報導—“二少二多去三毒…排出塑化劑”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